第422期:《三峡大学报》

月光摇到外婆桥


   期次:第422期   作者:孙玉婷   查看:59   


    点点暮色苍茫,丝丝细雨微凉,恍惚间已是深秋时节。满树的梧桐叶被风吹得簌簌作响,却仍不愿离开枝桠,偶有一片落下,也是缓缓飘旋,说不尽的不舍,道不尽的留恋。不远处的老翁抱着插满糖葫芦的木头靶,吆喝的声音消散在涌动的人流,传不入耳,而我的脑中却无比清晰地响起一声宛转悠扬的“咿呀”。
  倘若问深秋最重要的活动是什么,我定毫不犹豫地回答———听戏。可其实,就如我并不爱糖葫芦,只是爱它甜酥的糖皮一样,我听不懂戏,只是喜欢随外婆沉醉在那咿咿呀呀的戏文中,跟着摇头晃脑。在阳光明媚的午后,一手由外婆牵着,一手抱着外婆炒的花生,提一大杯雪梨水,便向戏院进发。大红的台幕缓缓打开,描了红妆的花旦,眼尾上挑诉风情无限,桃花腮红透点点媚意,水袖一甩,莲步轻移,她走上台来,也走进每个观众的心里。
  我听不懂花旦的娇羞欢喜,但看得懂外婆的眉欢眼笑;我看不懂台上的生离死别,但看得到外婆的泪眼愁眉。我喜欢在这韵味醇美的声调中,听外婆用最平白的方言为我讲述台上的故事;喜欢这行腔酣畅的唱词萦绕之下,外婆为我解说时的点点神态。最爱在听戏中途向外婆讨几元钱,溜出戏院买根晶莹剔透的糖葫芦,再熟门熟路地绕到后台。看那正在点绛唇的花旦到底是男是女,瞧那卸下长胡的净角是老是幼,瞅那涂满油彩的丑角是否俊俏。待到外婆出来寻我,方从角落钻出,噗的笑出声来。
  那些浓妆厚抹的面孔,那些衣袂蹁跹的身影,那些悠扬婉转的唱词,还有外婆那盈满了光的眼睛,永远存在我的心里。最是坐不住的年纪,却把整个晌午浸在这些咿咿呀呀的调文里。在月华倾洒时,才拉着外婆,踩着青石小路归家,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忍不住向外婆炫耀着先前调皮溜进后台时所见的情景,同时也还不住地央着她再给我讲一遍那生旦的结果、那净丑的结局。
  一跨过横木门槛,外婆便会匆匆奔入厨房,催我洗手的叮咛和渺渺炊烟一同飘向月亮。八九分钟,两碗汤面,浇勺浓白的骨汤,再撒把青翠的葱花,卧上金黄的煎蛋,冒着腾腾热气被端上桌来。在外婆那里,从不讲究“食不言”的规矩,吃饭只管高高兴兴、热热闹闹。我唱一段小调,亦或是哼一段戏文,换来的都是外婆乐呵呵的情态和满是慈爱的注视。窗外月光默默,屋内欢笑不断。
  回过神来,已不见卖糖葫芦的老翁,我叹一声,裹了裹衣服,继续向前走着。猛然间抬头,却望见月亮正亦步亦趋地跟着我,犹如幼时般默默无言。远在千里之外的外婆啊,你是否也在望着这轮明月,默默想念我?摇啊摇,月光摇到外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