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期:《三峡大学报》

长江大保护:一堂“时代长征”课


   期次:第492期      查看:109   





  万里长江,黄金水道,孕育了经济社会大系统。“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到长江沿线考察,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这项全流域的系统治理工程也是得天独厚的 “大课堂”。是大学生的一堂生动的“时代长征”课。


  一堂“历史”与“未来”的辩证课


    在时间的轴线上,长江大保护为当代计,为万世谋,须立足现状,行稳致远;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长江大保护从中华治水史汲取历史经验,我们集思广益把握发展节奏,未雨绸缪规划未来之路;在世界的尺度上,长江经济带双碳战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大国担当和时代重任。譬如,2021年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相关单位联合签署并共同发布了《“长江大保护,我们在行动”化工产业绿色发展共同宣言》;沿江人民以“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为行动指南,端稳绿水青山“金饭碗”,提升绿水颜值;在前进的维度上,这是一次为长江保护续航做“加法”、为产业发展谋路做“减法”的机缘。生态与经济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产业站在生态保护的风口,因时而变、随时而制,转变可持续、系统性、高质量发展思路,实现生态与经济“拉手”,打造共赢局面。长江大保护用全面、辩证、长远的视角启迪当代青年要着眼发展、抓好关键,在变局中开新局。


  一堂“爱国”与“匠心”的情怀课


    长江是时代画卷,底色是先辈们的坚守与匠心,亦是当代人的守正创新、笃行致远。观古之跋涉历程,长江流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这片与我们水乳交融的流域见证了人民军队的创建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历史,也见证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和残酷激烈的渡江战役。从波涛汹涌到光明绽放,长江源源不断地传递着爱国精神。看今之大国重器:“一渠清水连通南北,千秋工程润泽大地”的南水北调工程;“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而行,又可资其水力”的三峡大坝;“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的白鹤滩水电站,彰显的是匠人之心和大国脊梁。高校利用长江这最好的教学基地,积极开发了很多现场教学课程和资源。譬如,三峡大学公选课《长江大保护》让长江文化元素走进课堂,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让学生们领略爱国情怀;河海大学将“源头活水”注入思政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水利报国之志,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时代新人。


  一堂“志愿”与“践行”的实践课


    长江大保护有理论之书也有实践之行。要想打破理想与现实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就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长江大保护这一堂课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青年大学生保护长江的意识,引导青年在新时代使命召唤下彰显担当。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充分利用与社会资源的联系,整合课堂与实践,创新教学形式,引导青年在志愿实践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譬如,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渔悦长江”实践队联合北京林业大学“水柏枝”生态调研团队在长江宜昌段寻“山”问“水“,赴一场生态之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奔赴长江流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他们依托专业优势,对长江流域地质和水质进行勘测;利用科普宣讲和文化论坛呼吁沿江人民加入大保护的队伍,以增殖放流科普长江生物多样性等,以志愿擦亮长江保护底色,书写青年践行华章。

  这堂“时代长征”课起笔是“道阻且长,行而不辍”,落笔是“行则将至,未来可期”,终点一定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石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