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期:《三峡大学报》

再回首 往事如风


   期次:第349期   作者:学通社见习记者杜杨杨   查看:39   


  时光飞逝,令人难忘的2013年已离我们远去,然而变换了时空,那些感动却没有变,“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再回首,泪眼朦胧……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
  正如姜育恒这动人的旋律带给我们的 《再回首》中那略带感伤的气息与倾诉衷肠似的娓娓道来,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回首与追忆。坐在书桌旁,我的耳畔又响起这歌声,任它将我的思绪带远,把心投入“回首”之中。不同的是,我的回首虽不如东坡先生“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般的洒脱,但也不至像育恒先生那样“泪眼朦胧”满是伤怀之感。个中滋味,有苦有甜,有泪水亦有欢笑,或许只有自己能体会。纵然平淡,但却真实。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炼狱般生活的锤炼,如今开始了新的征程。我还清晰地记得自己拿到三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的那份激动与迷惘。在高考这个战场上,千军万马无声地搏斗着、竞争着,我能侥幸 “存活”下来,苦尽甘来的喜悦与激动自不用说。然而突然想到即将要去一座陌生的城市、一个经常出现在老师的描述中但依旧陌生的大学之中时,心中又难免迷茫。
  报到时,妈妈为我收拾好被褥、衣服,送我去火车站,这里早已人潮涌动。父母们提着大包小包还不忘对身边的孩子做临行前的嘱托。“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话早已耳熟能详,昔日也能明白它们的意思,但有些东西真的是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身临其境了,才能真切地理解它的内涵。正如我现在所感受到的,所看到的,古今一致,只是没有了那些迁客骚人与他们绣口中的诗篇罢了,然而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却没有因为缺少这些东西而褪色。我想世间的永恒或许也就是这个了。我特意观察了和我同龄的学子们在即将步入大学生活,与父母分别时的表情,借以窥探他们的心情。他们有的面带笑容,不断观望着时刻表,急切地盼望着火车早些到来。这种心情就犹如去新的战场建功立业的战士一样,他们乐观地相信前方更加灿烂光明。有的则显得较为低沉,也许是未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也许是因远离家乡而伤心,父母在他们身边轻声安慰着、鼓励着。经历过高考的人都能明白,一个名额,一个层次若干年后对我们或许没有太大意义,但在当时却可以成为人们心中深深的痛。妈妈和我坐在候车室里,静静地,什么话都没说。只是她突然又把我当成孩童了,妈妈像小时候那样攥着我的手,不停地轻轻揉搓。说实话,那时对于这样的告别场面,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也不想去特意渲染一种离别的氛围。我的心情就是很平静,既没有不舍,也没有急切逃离的激动,现在想想,这也许是麻木,或许也是淡然。
  如今,在宜昌这座美丽的城市已经度过了半年。爬过了磨基山,在一片满是橘林的地方洒下了汗水,留下了足迹,也收获了喜悦;跨越过长江大桥,看了桥下江水的波涛与船只,让心游走在历史的长河中,畅想古时的荆楚大地、鱼米之乡又是怎样的一番繁华景象;当过学校志愿者去山中探访孤寡老人,体悟到自己的些许帮助与奉献对老人们亦是巨大的温暖和关怀……如今,在三峡大学这个别样风情的校园已经生活了半年。曾漫步在求索溪畔,观赏一排排的桃树,想象着她春季绽放粉面桃花时的娇艳与美好;曾站立、奔跑在运动场中,军训的乐声吹响了新生活的号角,泪水与汗水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曾静坐于图书馆中,带着虔诚的心走进这藏书丰富的文化圣地,沉浸在古文化典籍里,与先贤哲人对话,领略智者的风骚,沉淀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一颗心;来往于教室,聆听导师们的授课,是一种享受与成长。因为他们传授给我们的除了专业知识还有他们的阅历、经验和思维,这些都是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还未成为三大学子前就常听人说三峡大学位于水电之都、屈子故乡、巴楚文化交合处,文化底蕴丰富。真正步入校园后,才逐步从细微之处对自己的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才将这朦胧的赞美转化为真实的体验。我邂逅了水电楼。水电楼那高塔似的独特建筑样式仿佛就彰显着水电这一王牌专业在我校的特殊地位。塔尖直指云霄,露出了校内其它建筑所没有的“嚣张”气势。当然,它有理由也有资格“嚣张”,在这嚣张的背后是三大一代代水电人积淀的自信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所有三大人对自我优势的认同。
  我从计算机楼走过。发现求索溪旁又有了新绿。已是秋冬之际,本以为万物萧条,一切皆为残花败柳,可那新种的绿草,一根根笔直地立在那里,像一个个探出脑袋的毛头小子一样,非常可爱,瞬间又感觉到生命的气息,春天的气息。我将它叫做“生命的春天”在这冬季的“春天”里,什么都没变,变的只有自己的心境而已。
  我在偌大的校园中寻找“新航路”。众所周知,我们校园是很大的,以致初入校园常常失去方向感,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有学长学姐提示到,不必担心,校园虽大,但路多,爬山、走小路、穿教室……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次在体育馆上完体育课欲去文科楼开部门例会。按惯例,便是沿着求索溪一路前行,经过沁苑继续向前。但我发现不远处陆陆续续有同学从小山上下来,我心中暗想,莫非这就是“曲径通幽处”“柳暗花明又一村”?没有任何指示与经验,我沿着路向前走去,大约五分钟后,树林隐去,眼前一亮,在我的对面是熟悉的石块,上书“机缘”二字。我顿时觉得“机缘”二字在这里正好切合我此时的境遇———机缘巧合之下觅得新路。可是我又转念一想,在这“机缘”的背后,倘若我没有迈出第一步,没有带着尝试的态度去探寻,结果又当是怎样呢?世事或许就是如此,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机会与奇遇是留给敢于出发的人的,建议者与引导者只能指明方向,而途中的荆棘和风光只有自己经历才有意义……。
  “杨哥,上课了,快要迟到了,快点!”室友的催促声将我从回忆中召回。也许是窗外下雨的缘故,心里本有着淡淡的忧愁,但此时心里是一种满满的、甜甜的感觉。
  再回首,我心依旧,依旧感谢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感怀身边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