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期:《三峡大学报》
三峡大学:第465期:《三峡大学报》
  • 叫一声“刘妈妈”心里甜

    摘要:叫一声“刘妈妈”心里甜——记宜昌市“师德标兵”刘传清 她待人以诚,豁达谦让,受到同行们的信赖与赞扬;她心地善良,品德高尚,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崇敬。从事高等教育三十多年来,她严于律己,勤奋工作,获奖无数,成果累累。她,就是今年9月荣获宜昌市“师德标兵”称号、在三峡大学被大家称为“刘妈妈”的文学与传媒学院女神的刘传清教授。 ○立己达人 立德树人 刘传清系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担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语言学系系主任,每当学院评先评优时,她总把机会让给别人。同事说:“荣誉给予大家,但她却从未降低对自我的严格要求,严于律己,带头拥护改革开放,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带领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良好的修养,赢得了我们的信赖与赞扬。”   近几年来,新进的年轻博士不断增加,刘传清不仅将一些专业课程让给新老师上,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案全部提供给他们参考,无私地把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的老师,自己却甘愿去上公共选修课。在她的影响下,语言学系老师齐心合力、精诚团结,形成了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团队,成为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中坚力量。   面对学生,刘传清深知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和影响。她说:“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来影响教育学生。”她上《教师语言艺术》课时,总有这样一番开场白:“如果你不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如果你耐不住清贫,如果你没有严格的自律意识,请你不要选择这个职业。”   在学生眼里,刘老师永远是那么亲切、有耐心,那么热情、充满活力。学生评课座谈会上,除了对刘老师的赞誉,总听到有学生说:“今后,我要做一个像刘老师这样的教师。”“刘老师始终践行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是我们的人生引路人、职业规划师、事业领航者。” ○学高为师 勇于创新 刘传清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勇于创新,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是师生公认的“教学名师”。她的教学课件总在更新,讲课方法灵活多变,其亲切自然、张弛有度、趣味横生的教学风格一直深受学生的好评,教学综合评价位于全校前列。她所担任的《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法》等课程都属于语言类课程,是文科中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相对抽象、枯燥且难讲。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她花大量时间搜集“相声、小品、网络语言”中的趣味语料,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她分层次设定课程教学目标,由过去单一的基础知识教学,逐步过渡到“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研究能力”的进阶式培养,既培养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强化了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此外,作为资深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她深知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最集中最直接的体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个人才智的外显,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助力大学生迅速地融入社会。多年来,她与同事们尝试开设了一系列语言表达类课程,从一般口语表达的《普通话口语》《口才学》,到《朗诵演讲艺术》《经典诗文诵读》等语言艺术类课程,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语言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其研究项目《地方高校中文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探寻与实践》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除了课堂教学,刘传清还积极参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培养,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语言艺术竞赛。经她悉心培养指导的学生,获得了国家级、省级朗诵比赛奖励若干项。她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工作,大力推广中华经典诵读,连续担任了12届三峡大学新年诗文朗诵会的艺术指导,相继开设了“一人一故事”“语言表达与形象塑造”等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春风化雨 爱心传承 刘传清是一位温柔善良、真诚热情、宽容大度的爱心使者。同事眼里她一直是乐于助人的大姐,学生心中她永远是最值得信赖的“刘妈妈”。    本世纪初,一批又一批外国留学生来到三峡大学,她是最早从事留学生汉语教学的教师。对来自异国他乡孤独求学的学生,刘老师就像他们的妈妈一样,从学习到生活关怀备至,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深受留学生欢迎,他们亲切地称刘老师“中国妈妈”。有一年母亲节,几个留学生在宜昌电视台工作人员帮助下,去蛋糕店亲手为他们的“中国妈妈”制作了精美的蛋糕,当这份意外的惊喜呈现在刘老师面前时,她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位“中国妈妈”和留学生的故事也成了当时流传于宜昌市民中的一个热点新闻,以至于走到街上也会引来不少善意的注目:“这就是那位‘中国妈妈’哟!”    刘老师对学生的爱如丝丝春雨润人心田。多年来,她帮助的学生不计其数。只要学生需要,她都会不计回报地付出,每次学校为贫困学生募捐,她都会慷慨解囊。有几次她教的学生生病住院,她一听说就开车去医院看望,临走总会留下慰问金。担任班主任期间,她长期资助一个家境贫困的学生。为了不让该生有心理负担,她只说是一个爱心人士捐助的。除了关心学生的身体,刘老师更注重从思想、心理和学习等方面关怀学生,尽力为学生排忧解难。作为本科生导师,她会定期召集大家一起开展各种主题讨论,从学习规划到人生规划,从人际关系到社会关系,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近几年,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刘老师与同事一起建起了具有心理疗愈功能的“山鬼剧团”,免费为学生演出。演出后,总有一些学生来向她求询,而她也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帮助那些在生活学习中遭遇困境的学生。2016年,一个身患癌症的学生找到她,眼神呆滞地诉说着自己对生命的绝望。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生命,刘老师心疼无比,她用心开导并鼓励这个学生。2019年,这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刘老师还一如既往给予关心。    刘老师说:“教师就是公众人物,是能对众多的人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爱是道德的核心,你的道德核心应该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唯有如此,你才能让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文/田吉高 刘海波 图由本人提供)

  • “急救科普”
    走进三峡大学

    摘要:“急救科普”走进三峡大学 10月10日上午,由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医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宜昌站活动在三峡大学举行。 此次活动以公共卫生应急防范为主题,旨在通过专业急救医疗团队教授急救技术,提高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近300名师生参与现场实践。 (图文/罗雪)

  • 一位毕业生党员
    送给2020级新生特殊的“入学礼”

    摘要:一位毕业生党员送给2020级新生特殊的“入学礼” 本报讯(通讯员任强)9月27日上午,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20年新生开学典礼上,一场特殊的赠书仪式让参加典礼的564名本科和研究生新生直呼“暖心”。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20届优秀毕业生党员宋壹 (现为武汉大学博士一年级学生),捐出他博士第一个月的奖助学金送给全体2020级新生一份特殊的“入学礼”,向每个寝室赠送一本《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一本计算机专业学习类书籍,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   宋壹在三峡大学学习期间一直表现优异,先后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被评为校“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今年6月被武汉大学录取攻读博士研究生。9月初,宋壹主动提出用他第一个月的博士奖助学金为我院2020级全体新生赠书。他表示,之所以想向新生赠送《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因为觉得总书记在会上的很多表述令他印象深刻,特别是总书记提到“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更使他意识到青年学生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基础研究潜能的重要性。因此,他特别希望刚刚进入大学的新同学们能够学原文、悟原理,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吃准吃透;而赠送计算机专业学习类书籍,则是因为宋壹认为新生同学不仅要“仰望星空、握好方向盘”,更要“脚踏实地,用好压舱石”,练就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本领。   在赠书仪式上,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李瑾还专门向宋壹赠送了记录他大学生活点滴的 《校友纪念册》,宋壹也在开学典礼后向全院新生做了题为《培育科学精神·开启大学生活第一引擎》的报告。   进校不久的新同学们捧着两册书籍,心里难掩感谢之情。2020级计算机类专业的孙婧怡同学表示:“在大学生活刚刚开始的时候收到学长的赠书,内心十分感动,这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尽早熟悉专业课程。”研究生新生张紫燕高兴地说道:“这些专业书籍非常具有针对性,相信将会对我们的学习科研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徐纯老师说道:“书籍的价格是有限的,但价值确是由每一名读者创造的。这一份承载着满满爱心的‘精神礼物’必将给全体新生留下一份深刻而难忘的记忆。”

  • 战“疫”中的硬核“90后书记”

    摘要:纳吾孜别克·阿布扎别克:战“疫”中的硬核“90后书记” 【校友介绍】纳吾孜别克·阿布扎别克,男,哈萨克族,2015年毕业于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财政局驻库额尔齐斯镇赛尔江西路社区的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多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工作队队员。疫情发展以来,纳吾孜别克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他的事迹被新华网等相继报道。 疫情无情,青春有爱。他们奔赴前线、志愿服务、坚守岗位,书写最美青春故事,体现“90后”担当。今年28岁的纳吾孜别克·阿布扎别克,是富蕴县财政局驻库额尔齐斯镇赛尔江西路社区的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是个典型的“工作狂”,驻村已经有4个年头了,大家都习惯叫他“别克书记”。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疫情发展以来,纳吾孜别克和同事们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组成战“疫”一线的青春方阵。   在新冠肺炎疫情到来时,纳吾孜别克与队员们冲锋在前,他像其他“疫”线工作者一样,克服困难,来到“战场”。纳吾孜别克和妻子都不是富蕴县本地人,妻子在乡里工作,本就见面少的小夫妻这次更是各自工作两地,各自奋斗抗疫。女儿才刚满一岁,因无人照顾,只得送到外地的父母家中,想念孩子时,他便在工作之余抽空视频聊天看看孩子。   “我觉得父亲就要当好‘英雄’,我女儿她会知道的,年轻时在基层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解决群众的问题,这就是我的目标。”纳吾孜别克每想到女儿,总是觉得作为父亲的他心中有愧。苦吗?苦!难吗?难!再苦再难都要上,苦是一种担当,难是一种修炼,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锻压,成长才不会缺钙,青春才能无悔,纳吾孜别克也总是这样鞭策自己,这是他前进的动力。   赛尔江西路社区共有2116户5750人,有很多零散楼栋和平房片区。抗疫期间,纳吾孜别克带领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进行打电话排查、走访通知,科普目前疫情形势和防护知识。   居民叶尔波力·托留汗家里饲草料没有了,纳吾孜别克第一时间赶来帮助卸饲草料;马晓华家没有蔬菜了,纳吾孜别克买来送到家中……社区是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为让居民安心“宅”,纳吾孜别克不分昼夜,带着大伙儿在辖区内奔波着。“我一参加工作就来到牧业村、结婚时在社区、女儿出生时我也在社区,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各族群众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我已经不再是大家口中的小孩子,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够承担责任,也绝对能够完满完成任务。”回忆起这几天的工作,他总是自豪的说。   “看到你们天天为我们服务、特别的辛苦、我专门给你们做了麦子粥,快暖暖身子!”工作这么久,纳吾孜别克第一次哭了,不是因为工作苦,居民古丽娜尔·索尔坦端着热乎乎的粥来到他面前时,他再也没忍住。“心里真的特别的感动,原来居民们这么在乎我们,我应该更加的努力工作,克服困难,我也相信祖国会很快的度过难关的。”   有人说“90后”个性鲜明,大多富有创造性精神;也有人说,“90后”未经风雨,在“糖罐子”里成长,顺风顺水的他们难堪重任。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90后”硬核书记统筹安排,带领基层干部奋斗一线,守护居民生命健康。青年象征未来,青春意味拼搏,“90后”的他们正在交出令人信服的答卷。 (来源:新华网) (纳吾孜别克·阿布扎别克为居民购买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