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期:《三峡大学报》
三峡大学:第464期:《三峡大学报》
  • 开学第一课

    摘要:开学第一课 本报讯 (通讯员谢丞 赵国莲 何哲 张新英 黄崇敬 晋洪杨)组织“开学第一课”既是给2020级新生的入学教育,也是让新生家长全面了解学校育人环境的家长见面会。可以帮助学生扣好大学生涯的第一粒扣子,也可以帮新生家长正确认识和了解孩子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涯,强化家校共育的理念,共推孩子成长成才。近期各学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 一种抗疫精神的传递 9月17日,一堂思政大课、一段战疫视频、一系列抗疫故事,点燃了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新生“开学第一课”,此次抗疫精神专题报告会由学院党委书记谭家齐主持,学院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2020级新生参会。   谭家齐以《弘扬抗疫精神,凝聚强大力量》为主题,用生动的事例、详实的数据阐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对新生提出了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的期望。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邓甜甜医生以 《樱花的城市,我们一起守护》为题,讲述她请缨到武汉金银坛医院战疫面对生死的63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视频,记录了她在金银坛医院危重症病区竭尽所能救助每一位患者的感人事迹,让广大学生真实体验了抗疫一线的惊心动魄,真切感受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艰辛付出。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罗恒医生以《齐心抗疫,爱卫同行》为题,讲述了作为专家组成员在湖北长阳抗疫的经历,并结合医学知识,分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平共生等战疫感悟。   邹文娜老师表示,举行这样一场特别的“开学第一课”,通过阐释伟大抗疫精神,结合两位战疫英雄的生动事迹让学生真实体会到全国抗疫重大战略成果的来之不易,让同学们在感受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2个多小时的抗疫精神学习,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杨小雪同学动情地说:“‘樱花树之下,没有一个陌路人’,他们便是鲁迅先生口中全力发光发热的人,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榜样! ”   蒋勇辉同学感慨道:“在疫情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切实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团结,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据悉,水利与环境学院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 “青年学生经历疫情返校谈信仰”主题班团会,青年大学生、学校老师与学生家长以直播连线的方式,共同观看抗疫微党课,讨论中国抗疫故事,谈爱国爱党信仰、立志兴水报国,践行青年大学生的时代责任,在师生和家长中引发了广泛地讨论。   20191652班班主任安慧老师在班团会上说:“经历了这次疫情,同学们对我们的祖国和党都有了更深刻认识,我们应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思考如何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9级喻颖同学在发言时说:“我们这代青年经历了98年大洪水、03年非典、08年汶川地震,每次都是举国上下团结一心。这次疫情也一样,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共同跨越这道难关,国家带给了我们安全感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与家长连线直播互动时,家长有传莉表示:“这次疫情发生后,我深深体会到了‘没有国就没有家’,更期待自己的孩子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建设富强繁荣的祖国做出更大贡献。”   家长吴彬在腾讯会议直播间嘱咐:“希望同学们能把中国人民的抗疫精神落实到学习生活中,坚定不移跟党走,专心致志做学问。” 师生“二度见面”的嘱托 9月18日,外国语学院举办了 “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此前三天学院党委书记王秀银已在“线上党课”与部分同学见过面,他在开学典礼上作了题为《历经风雨见彩虹,学好外语报中华》的致辞。   他说:“2020年的新冠疫情为人类的健康拉响了警报,你们在全球大考和人生大考的交汇期,克服了‘加长版’高三、‘居家式’复习、‘宅’备考和‘云’复试等种种困难,与我们在美丽的求索溪畔如期相遇。这是一份令人骄傲的青春答卷,你们值得为自己鼓掌!”   跟新生二度见面时,王秀银对新同学提出三点希望:   拥有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在这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里,每名外语学习者更要主动关注全球性话题、培养国际化视野,肩负起世界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希望。近年来,学院考取国际知名高校研究生的人数逐年上升,他们在深造的同时也向西方世界传递着中国声音;前往非洲、南亚等地参与基础设施援建项目、传递着中国力量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始终保持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信心,我们方可为增进人类福祉做贡献。   涵养浓烈深沉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植根于我们血脉之中的文化传承,是扎根在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身处互联网意识形态斗争的战场中心,是各种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争夺的主要对象。只有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同命运,我们方可担当起伟大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   厚植扎实严谨的外语功底。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要有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外语专业学生要努力保持早晚大声朗读外语、课后到语言中心听力训练等好传统,将学习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时代挑战需要我们把握外语专业注重人文精神的学科特点,既能通过西方文化反省本土文化,也能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思考与批判西方文化。 围绕“三个环节”开展 9月15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通过线上和线下同步开展同上一堂思政课,以青春分享会的形式举办2020级新生及家长见面会。这堂特殊的思政课由学院党委书记李瑾主持,从三个环节展开。   树立榜样引领,分享青春故事。在青春分享会“我的大学”环节,分别邀请了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向新生及家长们分享自己的青春成长故事。2019级研究生郭原东分享了他的志愿服务和抗疫经历等故事,2017级本科生董家慧子同学以自身从一名普通学生成长为学生干部和启明星骨干的历程,建议家长对孩子要有更多的信任和理解,做好家庭成长教育环节。   强化家校协作,构筑育人体系。在“家校协同育人”环节,家长代表夏雪平、班主任代表邓丽华、辅导员代表兰宁分别从家庭、班级和年级三个不同维度,分享了他们对学生教育管理的理念,从不同角色出发,共同构筑家校协同育人体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做好制度设计,统筹发展布局。在“学院情况介绍”环节,院长陈鹏、副院长但志平和党委副书记徐纯分别从学院的整体布局、教学和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等不同方面,全面介绍了学院在整体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和育人服务理念。做好学院相关制度设计,推进学院整体发展,落实“三全育人”要求。 着力“四个聚焦”的耕耘 9月13日,文学与传媒学院举行了2020级新生入学“开学第一课”活动。活动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做到“四个聚焦”。   聚焦育人情境。学院院长吴卫华教授先后讲话并分别从教育特色、培养模式、学程重要节点等多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学院本科生培养概况,并强调家长应当协助孩子完成自我设计和人生规划,希望家长能够与学院、学生及时沟通,共同帮助学生顺利适应新环境。   聚焦家长疑问。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所有老师针对2020级新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及学习要求变化,重点围绕学生如何调整心理、习惯、方法、生活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家长如何科学地辅导学生适应学校学习与生活等方面内容进行现场答疑解惑,为2020级新生家长及新生提供帮助。   聚焦学生发展。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毛俊华老师为各位学生家长介绍了学院的学生工作育人概况。她详细解读了学院班导师制度,每位2020级新生都可以得到导师个性化、针对性的关怀和帮助。同时,为了丰富学生的阅历,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怀,学院团委会举办各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多尝试新鲜事物,培养不同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聚焦榜样力量。湖北省“百生讲坛”银牌主讲人宋逸帆同学围绕在校学习经历和作为抗击疫情志愿者经历分享的主题,以“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为视角,生动展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家乡的发展变化和个人的幸福生活,自觉把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成长进步与祖国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新生家长和新生的爱国热情,引导2020级新生增强国家观念、增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上图均为开课现场

  • 为热爱奔走与成长同行

    摘要:为热爱奔走与成长同行——记电气与新能源学院2016级本科生葆宗霖 葆宗霖,满族,电气与新能源学院2016级学生,中共党员,大学四年平均成绩、平均绩点均位列专业第二,现已保研到华北电力大学,攻读电气工程学术型硕士。在校获得国家奖学金、特锐德一等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学习之星、学生干部之星、优秀团员干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互联网+校级一等奖、互联网+湖北省赛区“我梦见—楚天创客赛道”最佳设计奖(银奖)等奖项。 读好有字之书 为成长之路奠基础 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怀着对数学和物理的兴趣,葆宗霖报考了三峡大学的电气专业。选择专业时,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对自己报考的专业产生“误解”,葆宗霖也是如此。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他渐渐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与想象中的专业是有所差别的,但也正是这种差别,给了他继续学习和探究的动力。上课要坐在前排认真听讲,下课经常向老师请教,在专业的学习中,葆宗霖一直保持着极高的热情和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更加深刻和牢固,专业排名也一直名列前茅。就像是老话所说的那样,兴趣成为了他最好的老师。   专业学习之外,阅读是葆宗霖的一大兴趣爱好。擅长理科的他不偏爱科幻小说、悬疑推理小说,却对中外经典著作独有偏爱。问及他最近正在阅读的书目,他向我们推荐了《论语》、《中庸》、《资本论》三本书。假期在家中整理时,他突然找到了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一套《毛泽东选集》,这让他如获至宝。在他心中,这些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中给予的养分需要静心感悟才能内化吸收,并最终成为滋养自己灵魂的营养。 读好无字之书 锐意开拓人生路 大学的生活之所以丰富多彩,正是因为除了专业知识外,还有更多值得学习和探索的领域。如何从课堂之外获得成长,读好无字之书是另一门学问。教室之外多样的学生工作成为了葆宗霖的第二课堂。   在三大的四年,葆宗霖担任过班长、院学生会主席、院团委副书记等多个职位。在学生干部的岗位上,他协助老师完成工作,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带领团队完成任务,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葆宗霖收获了另一番成长。疫情期间,虽然不能返校,但葆宗霖一直关心着学校的防疫工作。作为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学生第五党支部副书记,他积极号召支部党员、预备党员为校园抗疫贡献力量,最终筹集捐款2298元,用以支持学校的抗疫工作。他还组织开展了以“同心抗疫”主题的党日活动,和党支部的同学们一起拍摄了抗疫祝福视频。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响应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不能面对面交流,他就组织党支部成员开展网上学习帮扶,为有需要的同学进行专业学习、考研复试、就业等方面的指导,带领同学们一起互帮互助。   对待学生工作,葆宗霖认为自己不仅要扮演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更要站在参与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考虑参与者的感受和需求,这样才能把一场活动办好,才能让参与这场活动的同学有所收获。做好学生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对自己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的锻炼。在学生工作过程中,葆宗霖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他而言,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时间的分配。当学生工作和专业学习发生冲突时,需要做出选择。但是在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将二者做到一种平衡后,他发现自己在处理许多事情时,也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对他而言,这亦是一种成长。   关于平衡学习和工作,葆宗霖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他明白,作为学生自己的第一要务依然是专业学习,先把这件事做好,才有资格和能力去处理其它事情。因此,他会加强自己的学习意识,然后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见缝插针”式的方法去学习。对待工作,他始终保持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凡是需要他的工作,他都会尽全力做到最好。   “责任感”一直是他身上十分重要的品质,这是他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幸运的是,他在学生工作上的付出都在不知不觉中默默帮助了他的成长。四年的学生工作,给了他锻炼能力的机会,让他知道了责任担当的重要意义,也让他收获了人情和友谊。 努力付出在朝暮 梦圆保研之路 参加学生工作时,葆宗霖接触到学院许多优秀的学长学姐,也是在和学长学姐的交往中,葆宗霖慢慢了解了学校的保研政策,并逐渐确定了自己想要保研的想法。   保研是一场持久战,既然有了这个想法,那就要一步步地去实行。首先是专业成绩,保研对于成绩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面对每一次的考试,葆宗霖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除了成绩,各种学科竞赛也是加分项。虽然并不是每一次的比赛都能取得好的名次,但葆宗霖知道,如果连尝试都不尝试,那就更不会有结果可言。因此,每一次参加比赛时,他都会摆正心态,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参与、去尝试。其实,这些竞赛的准备过程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成果”。无论结果如何,这种认真准备的过程已经给予了自己最好的成长。   当问及他如何面对学习生活上的挫折时,葆宗霖告诉我们,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他看来,偶尔的失利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反而会帮助你发现自身的问题。当一件事情的结果未能达到预期时,不要做无谓的抱怨,重要的是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并吸取教训。有时候,经历过的挫折反而会成为自己的成长加速器。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葆宗霖都会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情,他也能从每一件事情中获得成长。对于学习,他永远充满热情。课上课下,读有字之书,生活工作,读无字之书。 (褚婷婷 张倩/文 图由本人提供)